
互联网时候已全方面渗透进了民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当社会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新发展、新变化时,青少年也必然不可能断绝与网络的联系。
网瘾高发人群有哪些?
12—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
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7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7.72亿,其中学生群体规模大,占比为25.4%。12—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。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,但既往研究显示,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.7%—27.5%。
孩子沉迷网络6大征兆
1、产生耐受性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上网会产生耐受性。孩子可能玩10分钟就满足了,之后却需要越来越长的时间时,说明他可能已经对上网成瘾。
2、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
如果一个孩子过去很喜欢踢足球、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或者喜欢爬树,现在却对诸如此类的事情丧失兴趣,而只喜欢花上几个小时玩上网,说明他可能已经对上网成瘾。
3、控制力下降
成瘾者通常控制力下降。如果父母强行不让他们玩上网,他们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表现,但不一定是成瘾表现。
4、撒谎
撒谎称自己没玩上网,偷偷将上网带进卧室或者在其他隐秘的地方玩,又或者通过欺瞒家人的方式让自己多玩一会上网,所有这些都是成瘾表现。
5、回避负面情绪
成瘾者往往借助药物或者某种活动和行为避免自己出现负面情绪。玩上网的孩子如果回避悲痛、压力或者负面情绪可能是成瘾的一种表现。例如,如果你的孩子在和人打架或者和父母争吵之后便玩上网,说明他可能在用这种方式应对负面情绪。
6、成绩下降,失去朋友
失去重要朋友和学习成绩下降也是成瘾的表现。如果过度沉湎于上网,孩子的人际关系可能出现问题,失去朋友,同时学习成绩也会下降。上网成瘾的孩子会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。
怎样预防孩子沉迷网络?
孩子:提高自律意识,加强自我管理
1、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
适当的娱乐能够带来精神上得放松,但是一直放纵自己沉溺其中,不管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心理都有非常严重的危害。所以孩子要在时刻警惕自己,娱乐的时间要有一定的控制。你要深刻的认识到,学习仍然是当前生活中的重中之重,娱乐不能占据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
2、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
不要把自己的课余时间、学习以外的时间都交给网络,多关注一下你身边的人和事。培养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,可以是爬山、打球、轮滑、舞蹈等,扩大自己的精神世界。当你有了其他的爱好之后,可能也不会沉溺于网络之中了。毕竟,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真切的接触和交流,往往会有更大的吸引力。
3、建立正确的社交观念
游戏不是让自己合群和得到他人认可的方式。有些时候孩子玩游戏是为了与玩伴以及同学有共同话题,让自己融入集体中,没有被排外感。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。要知道友情的初始建立有很多的方式,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。
4、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上网时间
青少年时期,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,所以孩子们应该更多地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学习上。除了家长的日常监督意外,孩子自身也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。例如,规定自己每天在完成作业之后可以有两个小时的上网时间。在过长时间看电脑或者手机之后要适当的休息。
父母:做好引导,以身作则
1、带头学会屏幕学习
家庭教育重要的不是教育孩子,而是改变父母自己,面对网络的强大诱惑,难以改变的不是孩子的习惯,而是父母的习惯。屏幕时代当然可以娱乐,但如何处理娱乐与学习的关系,如何学会探索与创新,正是父母需要为孩子做出榜样的关键。
2、注重生活教育
屏幕学习固然很重要,但家庭及家庭生活不能以屏幕为中心,而应当以生活为中心。预防孩子们网瘾有两个法宝,一是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贫乏的生活,二是以成功与幸福的体验代替失败与痛苦的体验。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个非常可怕的倾向,就是反生活的教育,即家务不重要,家庭也不重要,学习好重要,这样的教育是一种畸形的教育。
3、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
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,屏幕时代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,依然是培养健康的人格,而培养健康人格有效、重要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,其中特别重要的习惯是阅读、写作、实践、质疑、选择等等。